记者从10月11日召开的河北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河北省老科协把“三个助力”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精准发力,积极作为,取得显著成效。
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着眼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省、市、县三级老科协制定了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全省老科协牵线搭桥,常年组织和动员20多万名老科技工作者深入乡村、蹲点住户、把脉问诊,进行重点帮扶。河北农大老科协组织老专家进农业园区建专家工作站、进脱贫村建驻村工作站、进田间建“田间大讲堂”,涌现出了为民打井找水专家边庆年、养兔专家谷子林、麦田守望者刘树欣、坝上蔬菜老专家杨福存等30多位典型人物。近年来,经省老科协考察、验收和评审,先后命名了11批共300多个“老科协科普示范基地”,其中52个列入国家和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在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中,着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市场竞争力提升。近年来,河北省各级老科协组织动员1.2万名老科技工作者,助力企业2000多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800多个,为企业直接增加经济效益24亿元;“传帮带”企业青年创新人才3400多名,培养、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团队600多个。各级老科协根据自身优势特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既有雪中送炭、又有锦上添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助力模式。沧州市老科协成立了农业农村经济、科技事务司法鉴定、知识产权等3个工作委员会,千余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老科技工作者长期服务在企业、科研、生产一线。辛集市老科协牵线搭桥,为企业技术创新引进高端智力,建立了“清华大学老科协驻辛集工作站”,指导企业技术创新,许多新技术在辛集市得到推广和应用。河北科技大学老科协与合佳制药集团签约,成立研究院,帮助企业转型升级,3年来共申请发明专利22项,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邢台沙河市老科协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在沙河开发区建立了新材料与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助力社会发展中,突出科学奉献、人才培养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沧州市老科协积极参与发掘大运河文化、日军侵华史研究,得到沧州市委、市政府支持。承德市围场老科协积极发掘清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围场满族蒙古族史》和《木兰秋狝》两部史籍。邯郸市老科协牵头组织编撰了《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系列故事丛书》共8部13册,收集与邯郸有关联的成语典故1315条,成为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经典文化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