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知识产权转化成为行业创新的关键。但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的突破性专利常因缺乏市场对接渠道被闲置,企业急需的核心技术又因信息壁垒难以匹配,导致创新成果“沉睡”。
如何打破这一壁垒?石家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顺势”而生,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转化开辟了一条数字化通路。
该中心由石家庄市高新区牵头组建,目前已收储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1566项具有市场潜力的生物医药专利,涵盖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中心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推荐“专利许可+技术指导”模式,为大型企业提供“专利买断+二次开发”选项。
中心运营一年来成效显著:通过发布知识产权信息促成高效对接,累计完成企业、高校及个人专利转让许可312件,金额达15.69亿元。这既让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专利持有者带来收益,也为河北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当高校专利库与企业需求池精准对接,当专利证书转化为一张张产品订单,类似的故事正在燕赵大地不断复制,河北的创新链条也正在被重塑。
尤其是自2024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安排部署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以来,河北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总体部署,持续加强对省内重点产业链支持指导,以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链和电力装备产业链为代表,在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构建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知识产权要素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保定市是中国输变电和新能源高端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产业链条完整、创新动能强劲。2022年11月,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了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在此背景下,保定市以电力及新能源集群为基础,依托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深圳湾创新广场、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三大创新平台,协同推动产业专利技术高效转化运用,并建立起电力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挥知识产权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
举办电力装备产业知识产权案例分享讲座、专利转化运用研讨会等活动18场,惠及企业1200余家,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知识产权转化效益;
推动电力装备企业、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33家成员单位组建了保定市电力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聚焦电力装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专利池,完成了75件专利许可,270件专利转让,交易金额达1456.68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竞争优势;
……
一个个生动的数字,一项项实打实的项目落地,印证了河北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行动在赋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突围过程中的所发挥的强有力的作用。
下一步,河北省将继续深化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支持引导产业链成员单位、重点牵头企业在知识产权运营中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
面向全省范围遴选重点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强化专利强链增效作用;指导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立重点产业链专利数据库和绘制专利布局图,加大导航成果运用,为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引导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等牵头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服务产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风险防控;探索推动重点产业专利池建设,推动全省重点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