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渐明,万物“耕”新,从南国大地到北方沃野一派“农”墨重彩,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生动注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如何给“三农”工作带来更强韧的支撑,《意见》同样定盘指向、明确了重点。
“地技利义”一把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意见》就此在目标上提出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在措施上要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装备支撑,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政策上强调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充分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地、技、利、义”要一把抓起。
“知识产权工作既可以加力为‘地’与‘技’提供创新策源和实施保障,也可以在增进‘利’与‘义’中发挥主动、促进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曹新明说。
这个春天里,有4500万亩碎田蓄势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经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以上;节水灌溉、无人机施肥、无人驾驶播种车等智慧农业的身影格外活跃。知识产权制度为这些端牢中国饭碗的生动实践输送着充沛的能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直接举措虽在耕地,但根本出路仍在科技。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制度规范,在促进农业技术高质量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曹新明表示,知识产权制度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公开换取技术独占,以此提高农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并加强技术信息公开、提升产业整体水平;还可以通过严谨的制度设计和对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为农业技术的有序实施保驾护航。
围绕促进农业创新创造,我国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体系持续建立健全。特别是聚焦激励育种原始创新,相关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紧密联系国情实际、对标国际高水平保护规则,在强化育种领域基础专利保护、扩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和环节、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侵权成本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此外,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虽然主要表现在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强化种粮农民收益保障,以及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层面,但地方政府如果能够主动运用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广大农业从业人员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技术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曹新明说。
“土特产”里做文章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样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其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产业振兴要做好“土特产”三个字的文章。
《意见》据此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上下功夫。
“做好‘土特产’文章,目的在于通过凸显农业产品优势培育农业产业,推动区域内群众就业,增强农业地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这不仅要求农产品生产具备硬实力,还要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实现农民更好增收。”曹新明表示,“地理标志兴农、商标品牌富农”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认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和区域品牌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产地的美誉度,增加农业生产群体和消费群体对产地的留居意愿、交流意愿、访问意愿等,是吸引资源回流农村,合力建设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防止乡村“空洞化”,带动乡村多种产业发展实现振兴的重要手段。
“但是,区域整体性的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和品牌建设涉及多元化的主体和错综复杂的产业要素,这些都超出个别企业、农业生产者可操作的范围。政府部门需要加大介入力度,投入公共资源进行组织协调,加强区域综合治理,才能保障产品特色、维护区域形象、维持品牌生命力,以此持续增强农村地区造血功能,持续加力兴农富农。”宋敏表示。
这个春天里,踏着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节拍,白茶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湖南桑植带去新一年的“丰景”展望、鄂州武昌鱼正推动全品牌链建设……以地理标志为支撑的特色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唱出连台好戏。(本报记者 李杨芳)